English

媒体视角

媒体视角

当前位置: 558855奔驰宝马 > 媒体视角
央媒看装院丨【记嘱托·识校训·践青春】立志追求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、技高一筹
发布时间:[2023-10-01] 作者:[] 来源:[ ] 访问:[]

9月29日,央广网“记嘱托·识校训·践青春”系列主题报道,以标题:“立志追求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、技高一筹”关注我校情况。以下是报道全文:

编者按:“新时代的中国青年,生逢其时、重任在肩,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,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。”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时多次到高校与师生交流,给青年学子、教师回信,为广大师生指引人生道路、明确前进方向。为全面展示各地高校莘莘学子铭记总书记谆谆嘱托,践行校训、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志、担大任的生动实践,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“记嘱托·识校训·践青春”系列主题报道,为您讲述新时代大学生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道路上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、勇于创造世界奇迹国之栋梁的故事。

群山环绕,绿荫葱茏。伴随着阵阵秋风,奔驰宝马558855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,校园内“技高一筹 人生出彩”的标语格外醒目。来自各地的学子们为梦聚集,如同一幅青春画卷,将梦想期许装点其中。

2015年6月17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贵州清镇职教城时指出,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,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。来到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(现为奔驰宝马558855),他鼓励大家,要立志追求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、技高一筹的境界,学到真本领,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人生。

转眼八年过去了,奔驰宝马558855师生秉承“崇德尚能 砺学敦行”的校训精神,努力实现“德能兼修、技高一筹”。一届又一届的学子,正用自己的成长经历,诠释着“技能成就精彩人生”。

奔驰宝马558855一栋栋教学楼整齐排列(央广网记者 任振国 摄)

青春使命 “护航”出彩人生

当年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奔驰宝马558855青年教师杨林,一直扎根职教一线,今年35岁的她已经成长为专业技术教授。

在杨林看来,职校学生有着不同于一般孩子的灵气:他们好动,有足够的欲望把想法变成现实。从某个角度上来看,他们与“少年工匠”之间,缺少的只是一眼“源头活水”的滋润和引导,而杨林乐意做这个“源头活水”。

杨林在给学生们讲解零件结构(央广网记者 栾小琳 摄)

于她而言,从教最开心也最有挑战的事,就是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。在每年的省、市及国家技能大赛中,学校学生都会踊跃参与,竞相展示实力、大放异彩。

“学生们现在学习的理论知识比我们那个年代要复杂得多,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来提高实操能力。”杨林说,参加技能大赛不仅能培养学生认真工作的态度,还能让他们形成顽强拼搏的精神和竞争意识,这样的学生更受企业青睐,往往供不应求。

有时两三天的赛程需要长达一两个月的训练,比赛既有“规定考题”,也需要“临场发挥”,不仅考验着参赛选手综合运用知识技巧的能力,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。设计、编程、加工……作为团队的老师,她经常和学生训练在一起,在车间内、机床间一待就是一整天。

杨林在实训基地给学生们指导(央广网记者 任振国 摄)

杨林能和职校的学生打成一片,她的教学秘籍就是“引导”。她称现在的孩子都很有个性,因此,她不会在课堂中刻意灌输理论,相反,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,“像玩游戏一样”一步一步解决,过程中“顺带着”攻克了不少难题,学生的求知欲也被激发。这些年,她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获国赛三等奖3项、省赛一等奖20余项。

“学校的校训精神引导我们只要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深深热爱着,不断学习、不断攀登、立志突破,不管是在专业的赛场上还是人生的赛场上,一定都能取得好成绩。”杨林如是说。

未来,她希望职业教育不再是迫不得已的选择,而是全新的人生路。今年是她在学校的第12个年头,见证着一个个“能工巧匠”从竞赛中脱颖而出,到社会的各个岗位发光发热,她感到由衷骄傲。而对于刚刚进入学校的又一批莘莘学子,杨林充满了期待。

一技之长 “点亮”梦想之光

“嗡嗡嗡……”兑药、装药、起飞、喷洒,在吴天成熟练的遥控指挥下,一架装满混合药液的无人机腾空而起,掀起阵阵“绿浪”。无人机沿着稻田笔直匀速飞行,将雾状的农药均匀地洒落在水稻叶子上。

吴天成(左)与同事在调试植保无人机(央广网记者 栾小琳 摄)

2021年7月毕业于数控技术专业的吴天成,是杨林的学生。在校时,他就有了实施农业植保无人机项目的想法,当时写了详细的项目策划书,但却没有得到身边人的支持。学校老师知道后特别肯定他的想法,带着他去找校领导推荐,后来项目不仅得到了学校的支持,还指派了专门的指导老师,在实施落地上给予了许多帮助。

时机成熟后,吴天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黔东南州锦屏县创业。“刚开始,当地农民对此项新技术不了解,并不接受。所以我就给他们免费使用植保无人机,这样一来导致费用成本不断增加,压力变得更大。”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苦,吴天成称第一年自己几乎都在乡间奔波,没有回过家,手把手地教农民使用植保无人机,同时还要开发市场。

由于无人机在植保作业方面有效解决了农药配比、喷洒不均等问题,还有精准作业、高效、环保等优势,终于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,他便在当地成立了农业科技公司。

随着规模越来越大,吴天成开始培训当地未就业的年轻人,组建了十余名飞手的无人机植保飞防团队,将数字技术运用到田间地头,让家乡的农业生产更加绿色高效。

吴天成正在操作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(央广网记者 栾小琳 摄)

今年以来,吴天成的公司在锦屏、黎平及榕江等县开展无人机综合防治达3万余亩,其中在锦屏县内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1.1万多亩,服务全县4个乡镇14个村寨。

“我尝试了失败的痛苦,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,一路走来,在奔驰宝马558855的学习经历让我坚信:只要靠自己的本领扎实做下去,就一定能有更美好的人生。”这份决心是吴天成对梦想的坚守,也是对校训的时刻铭记。

如今,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,吴天成让梦想飞进了苗乡侗寨,正为当地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力。

追求卓越 “力求”技高一筹

不同于吴天成在校时就有创业的想法,2022年毕业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杨海波,则是想扎根在自己的专业技艺中,精益求精。

现在已经成为贵州航天科工集团模具钳工的杨海波对于“工匠精神”有着自己的理解:“热爱岗位,刻苦钻研,并且能持之以恒,争取把手中的零件做到极致。”在生产一线工作,这是他对自己工作状态的总结。

在金属加工行当里,有句话叫“万能的钳工累死人”。

“钳工这项工作,要靠双手去打磨各种零件,加工、装配、修理,费时费力且精准度要求极高。”今年24岁的杨海波,在学校时自己就特别喜欢钳工,他的偶像是“能让铜棒开‘花’、在头发丝上钻孔”的国家级高级技师、航天科工集团特级技师、贵州工匠——况云刚。

正在打磨模具的杨海波(央广网记者 任振国 摄)

从学校到工作岗位,随着身份的转换,他逐渐感悟“德能兼修 技高一筹”校训文化的深邃底蕴。刚参加工作时,由于工作量大、精度要求高,再加上模具形状复杂,需要钳工制作的品种就有百余种,常常让杨海波倍感压力。

为了夯实专业技能,杨海波坚持“笨鸟先飞”。他把每一位同事都当成老师,虚心吸取他们的宝贵经验,不吝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练习中。为缩小误差,他就用笔在模具上画出刻度,比对印记一遍一遍地锉削,反反复复来回调整,直到满意为止。在杨海波看来,所谓热爱,不是豪言壮语,而是坚持到底。日复一日地钻研,杨海波凭着自己的“较劲”,终于练就了精湛的钳工技术。

在面对新模具的改进和组装上,杨海波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看、一点一滴进行总结,根据过程中遇到的难点、易错点,总结经验教训,为新进人员的迅速培养提供了细致的测试基础。

“产品就是人品,钳工干得好不好,成败其实就在毫厘之间,以后我还要继续努力,只有下苦功夫,才能做到技高一筹。”未来,杨海波希望能够成为偶像况云刚那样技能高超的人,扎根在钳工行业的第一线。

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。练就过硬本领,投身强国伟业,小技能也能成就大梦想。

如今,奔驰宝马558855的学子们脚踏实地、勤学钻研、开拓创新,锤炼一身技艺,努力以工匠精神筑梦民族复兴。学院也在源源不断输出的技能型人才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总策划:张军 于锋

总监制:伍刚 宫歆慧

统筹:陶玉德

策划:张强 栾小琳

记者:栾小琳 任振国


Baidu
sogou